(新昌新闻网记者俞伟波报道) 3月13日起,我县的规模茶场陆续开采。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柴理明,县政协副主席、县名茶协会会长袁振华连续3天深入长诏水库茶场、浙江茶树良种场、城南八寺山茶场,调研我县今年春茶产销形势,征求茶产业发展意见。 “今年的叶片比去年的薄了,看上去光泽也要差一点。是干旱的影响,还是施肥的原因?”在位于大市聚镇西山村的浙江茶树良种场,柴理明摸着茶树问红旗茶业负责人石志辉。据石志辉介绍,主要是受去年干旱的影响,但这片100多亩的“乌牛早”茶园去年是被霜冻掉颗粒无收的。目前“乌牛早”进入采摘期了,随着气温的升高,其他品种的茶园也将开采,各类茶园采摘洪峰的叠加,很可能产生“摘工荒”。柴理明详细询问了茶场采茶工联系情况,并要求随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做好协调联系工作。随后,柴理明一行还参观了红旗茶业的炒制车间。这里的茶机已经是清一色的全自动智能机,炒制人员在炒制第一锅茶叶时进行程序调试,调试到理想的模式并设置后,所有机器都能自动炒制,既提高了炒制效率,又提高了产品质量。据石志辉介绍,现在的“乌牛早”每斤八九百元,以后的“龙井43”、“鸠坑种”每斤三千元左右,已经有不少客户下单了。
“我们就是闲聊噢,大家探讨探讨,既然加工全自动了,产能提高了,销售价格也不错,今年能不能增加收青加工的数量呢?”在一起品茶论道时,柴理明每抛出一个话题,必先声明是“闲聊”。当凌光汉等人提出要赶紧建立茶叶鲜叶交易市场时,柴理明问:“凌老,您看建哪里合适呢?”当答复首选大市聚镇时,柴理明又问大市聚镇镇长俞青虎:“方便么?”就这样,在你一言、我一语的“闲聊”中,我县首个“茶叶鲜叶交易市场”的构想逐渐清晰起来了。